簡單三言兩語就隨著作者的推陳進入了故事小村,不一會兒隨著口述的傳說就進入了女巫獻祭的規則裡,然後小鎮裡的階級自然而然鋪陳開來,原來樸實的小鎮建立在權威之下。
小說讀起來魔幻、輕巧,用魔幻來詮釋權力,用魔法來解釋力量,人物的描繪也從生活層面出發,閱讀起來容易讓書頁這端的讀者神入與共鳴,因為我們身邊太多的操弄和矯飾,完全符合操控的那隻黑手;於是,當前體制和教育的背後,到底是為了讓人思考還是讓人不思考?這些限制規範到底是為了保護我們還是保護特權階級?
當文字語言規範的一切與心背道而馳,你該相信自己的直覺還是世俗的規則?就是這本小說讓我最衝擊的地方,因為這些個約定俗成與僵固的律法立意都是為了保障大部分的人,所以許多黑白分明的框架,可是這是誰告訴我的呢?是傳統、是政府、是教育、是制定體制的這一邊告訴我的,所以這些都保障了我甚麼呢?
所以說.好的小說讓人思考,差的小說讓人吐槽!
小說裡人物風格鮮明,故事交錯堆砌,讀起來一點都不違和,反而很容易走進神話故事般的場景中,跟著人物起起落落,文筆俐落,變數有技巧回收,伏筆精巧,讓整個故事讀起來非常流暢與迅速,是一本樂讀指數很高的小說。
安穩的生活讓人矛盾,犧牲少數人的福祉換來整個城鎮的安全合不合理?當悲劇發生在他人身上,這絕對是可以寬慰的;可一旦需要犧牲的是自己,誰能過得去?甘心奴役的人,咬咬牙日子照常過,無法承受的,就瘋了。
於是,森林和沼地夾殺的小城居民,忍受著森林裡女巫每年索要最年幼的嬰兒成員,認命接受長老會和姊妹會的安排,只為了森林女巫接受獻祭後不來肆虐,這是小城居民一代代的床邊故事與傳統,這是他們活下來的方式。
而森林女巫卻不懂人類為什麼要遺棄新生兒,每年差不多的時間,她都必須風塵僕僕趕去小城邊緣的森林,在嬰兒受到傷害前帶走寶寶,並且在森林另一邊的自由城鎮中尋找會愛上這些寶寶的家庭,然後將這些由星光祝福過的寶寶託付出去;這些孩子會在愛與保護中成長茁壯至生命凋零。
露娜是森林女巫帶走的女娃娃,而那一年不知怎地,女巫在森林裡晃盪太久,錯將月光當成星光餵養了娃娃,魔法自此潛伏在露娜的皮膚底下,女巫無法將露娜如往常的星星小孩般送養,於是女巫將溢滿魔法的露娜當成孫女撫養;與亙古沼澤獸和世上最後一條龍一起陪著露娜長大。
而魔法在無知的嬰兒手中變成了可怕的麻煩,沒有對錯觀念的娃娃隨興而至,女巫只能跟在娃娃身後收拾殘局;這一切已經超過了女巫的魔法力量,娃娃的魔法太強大,撫養露娜的女巫身上的魔法也自動流入了露娜,女巫愈來愈累也愈來愈老;隨著女巫必須將露娜的魔法封印,也揭開了女巫存在的故事。
不入凡塵的女巫與人保持距離時,不老不死並且強大;而決定撫養孩童的女巫沾染了人間的煩惱,她的力量也隨著孩子成長而流失,這就是所謂的傳承,沒有什麼是永恆的,生命的流動、智慧的流動都有其方向,女巫幾乎凍結的時間開始流動了。
卡住的故事也繼續向前,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人們蠢蠢欲動,不合理的制度有了裂口,聰明的男孩與女孩決定自救,一連串的行動暴露了長老會與姊妹會的真相,姊妹會的高塔禁錮了悲傷失去孩子的瘋女人、餵養了需要愁雲慘霧的獵食者。
一樣是一個擁有魔法的女人,憂傷至極而以憂傷為食,聰明的女人成立姊妹會,建立長老會,絕世眷養了一堆倖存者,然後她就有了源源不絕的憂傷。
小說巧妙利用文字的雙面性,知識是珍貴的,在大多數人手裡可以改善生活,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就變成了操縱的工具;乘載文字的紙張是稀少的,知識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有善惡概念才能好好掌握知識與能力,才能融入這個世界。而有知識的權威就擁有了的文字的解釋權利,無知的居民只能聽從長老會的權威和姊妹會的武力。
文字語言不僅僅是傳播的媒介,更是遵從的圭臬。這更符合了我們資訊大爆炸的時代,文字只是表面的意思,還是有更深的意涵?過多的資訊隱藏的真實反而讓我們視而不見,太多文字沖刷掉我們原有的感覺,剩下膠著的情緒造成許多的問題;這個社會有許多人的情緒問題亟待解決,可僵固的框架與標籤讓我們不知如何求助,我們成了社會/體制/家人要我們成為的樣子,而非我們的原本模樣。
心,是唯一的解藥。透過情緒與感覺讓我們回到心的頻率上,回到自己的家。所以,撕標籤吧!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