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 午間女人-渴望不熟悉的愛

不懂愛,是否一種遺傳?

楔子與結束的講述者,是名為彼得的男孩,始的稚嫩語調與末的淡默及報復形成強烈對比;孩童軟軟的語調唱述著與親愛媽咪的生活,利用孩童的眼光看成人遺忘的世界,特別點顯出媽咪的靜默還有冷淡。伯父家求生存的少年,懷著幼年記憶中對母親的期待與被遺棄的不甘,他不懂?母親怎能……這樣?彼得用早熟的眼光偷窺來訪的母親--她纖瘦、漂亮,他愛她,很愛很愛她。但,她得為遺棄他付出代價。



彼得,只是故事手法的一環,因為主角是他媽--海蓮娜,那個渴望愛、卻又不熟悉愛的女孩。

海蓮娜的父母自由戀愛結合,卻因為信仰、文化上的差異,愛彼此、也傷害著彼此。而眼中只有彼此的父母,沒有餘裕的空間給孩子,他們家,兩個女孩差了九歲,這九年間,媽媽夭了幾個兒子,原本的神經質變成了離經叛道,她的神,沒有跟她一同嫁過來。

爸爸眼中只有媽,媽媽眼中只看得見物品,孩子?海蓮娜?天知道那笨手笨腳的女孩要什麼? 從小,海蓮娜只有姊姊可以依靠、陪伴。聰穎的天資浪費在小小的郊村,沒有人問海蓮娜要什麼,她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成長,沒有爸爸疼、媽媽呵護,就這樣成長。

人都愛爭辯,不管最後的對錯,就是喜歡辯論時刻的智慧閃耀,於是當海蓮娜遇見聰慧相當的對手時,兩人之間的氛圍特別不同,好不容易棋逢對手,火花便迸裂炫爛到天不容。 海蓮娜生平第一次嚐到幸福的滋味,卻硬生生被命運捉弄,失去真愛的痛讓在書端的我也跟著掉淚,沒有巨細靡遺的交代與事件,就是簡單帶過。

生命的堅韌,隨著時間築起虛假的硬殼,包裹淌血的記憶,但也因為回憶才需要好好活著。

麻木的哀痛,海蓮娜的生命只剩下了工作,忙碌忙碌忙碌,感謝工作,提醒她何時要做什麼,讓她忘記思考,忘記悲傷,忘記哭。活著,就是這麼簡單般地困難。

大時代的變革,身世有問題--海蓮娜的母系是猶太人。在二次世界大戰背景的德猶混血就是很大的問題了。

不管到哪裡,都需要身分證明,猶太人的背景絕對絕對不能洩露。但對心死的海蓮娜,剛開始經濟的蕭條與歧視猶太人根本不是問題,直到,某個狂熱德的愛國分子介入她的生活。

她說不,他解釋為矜持;她靜默,他解釋為穩定;她視自己如絮,他則視她為珍寶。她不抵抗生命給的所有際遇,既然他要她,她就隨他。 他給了她新名字、新身份,她不再是猶太人,沒差,她並不是堅持傳統的猶太人,只要能在大環境中安穩生存下去,這不是問題。

可男人眼中女神畢竟不是神。

這是一本讀來沉重的書,可能印成冊不太小,但絕對是很有份量的故事,大時代下的小男小女,尤其是一個堅強的女性故事,面對一再的困境,忠於自己的想法。

海蓮娜,一個在時代夾縫中求生存的女孩,一度以為幸福會到來,在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字裡行間也可以感受到當時代的人聲可畏,真的,當他人開始指指點點,人物內心的掙扎都會抽動恐懼,畢竟是個變動的年代。

提醒著我們,愛,不要吝嗇。

明明知道那只是本小說,可我偏偏不禁想,如果海蓮娜對彼得多些微笑呢? 海蓮娜渴望愛,怎可能不愛從自己身體分離出來的彼得?但她已經喘不過氣來了,她必須,離開他。

海蓮娜瘋狂的母親不懂愛,失去真愛海蓮娜也不懂愛,被遺棄的彼得更不懂。

可是,愛,只要說出來,一切靜默的冷漠就會瓦解,讓人會忍不住整理週遭的關係,更珍惜現在擁有的。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