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 --助力的大小取決於理想的規模

◎博客來網路書店書籍資料,點此訂購幫忙補貼買書錢喔。

三杯茶2:石頭變學校

作者:葛瑞格.摩頓森 Greg Mortenson

譯者:劉復苓、張毓如

出版社:馬可孛羅

ISBN:9789866319211

樂讀指數:★★★★

這不是一本小說,一開始作者就讓我們知道,這是一本紀錄中亞協會如何切入世界屋脊,搭建學校的過程,沒有對政治情勢的撻伐,全書滿滿的都是理解與善念,對於巴基斯坦、阿富汗偏壤村落的關懷,而且用的是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第一次,我知道了我對伊斯蘭教的印象,是錯誤的。

我也重新體認到了自己有多麼幸運與幸福,一開始,描述一個女孩的學業被家人、被婆家耽誤了整整十年,她從少女期盼到了婦人才有機會重拾課業,讀完夢想中的醫護課程,領到晚了十年的獎學金,但她仍然感謝真主實現了她的願望,這等求學若渴的期盼,狠狠敲醒了我這幾個月以來的自以為是。

其實可蘭經並沒有如塔利班表現出來的蠻橫,原來可蘭經教義當中也是有公平、正義、平等、和平等觀念,只是塔利班基本教義派無限上綱到將女性的權利剝奪,而不巧的是塔利班政權曾經變成官方政權過。

一個美國過客,對偏壤地區許下了諾言,要蓋學校。中亞協會就只是一個非官方的蓋學校組織,作者將一個人能實現夢想的方式完整的呈現出來,他的夢想是讓中東的孩子能有一個受教育的機會,尤其是處處不公平的女孩子,他深入最窮鄉僻壤、資源困頓的地方,看到了連人民政府都忽視的需求,人民渴望教育來改善生活,我看到了人類進步的原動力。

這份原動力,在如此赤裸呈現之前,我認為那是腦袋要主掌控權的欲望,不!不是的,那是人類為了延續生命,最基本的想要擴張。而教育也是化解仇敵的最經濟、根本的辦法。我對中亞局勢了解不多,而閱讀了石頭變學校,我才知道自己對於中亞的認知只停留在幾個名詞之上,而且當我的自子得過且過時,壓根不會想到在那稀薄空氣裡的人們亟待幫助。

翻著書頁,數度哽咽,字裡行間沒有矯情挑逗,就只是將事件做了許多說故事方式的闡述而已,文字背後殷切的希冀與期盼,幾乎熱烈地傳達到了我的面前,一個人如何承諾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當作志業,只為了改善另一個國家被忽略的人民,那群民眾沒有資源、沒有後援地生活在全世界最艱困的環境裡,不僅僅是自然環境險惡,象徵著的政治處境也很危險,邊境交界的紛擾不斷,烽火衝突也不停歇,如此艱險的地理環境讓落後的政府只能忽略當地人民的需求。

但作者給足了充分的理由,一所學校、一所學校地展開,提供女學生獎學金、為家庭同意女子受教育努力,戮力改善了荒僻鄉村的衛教觀念,這個事業光用想的就很辛苦,我只能遠遠站在世界的這端認同這個理想,可我無法想像如何去實行,而且雙方的文化差異頗大。但作者就是憑藉著這個夢想在支撐、一步步將村落的孩童引領向知識的殿堂,讓孩子們除了偏激的宗教學校之外,有一個學習平等與知識的地方。

整本書,很不可思議地牽起許多緣分,人生中充滿了夠多的巧合,神的恩典在文字中屢屢展現,巧妙的機緣更是讓我大嘆神奇,但這些都真的發生了,在那個遙遠的國度,這些事情都發生過,這些文字真相的背後,除了感人的故事與理想外,我更看到了願有多大,力就有多大。

全世界最快樂的事情就是能給,作者給了許多巴基斯坦、阿富汗、喀米爾高原上群眾希望與生機,如果他都能做到如此不可能的事情,到底讓我不斷對夢想說不可能的原因是什麼?或許,我改變不了他人的命運,但我可以掌控自己的,我不要再對生命說不可能了。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