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線 作者:南希.休絲頓 Nancy Huston 譯者:陳蓁美 出版社:木馬文化 ISBN:9789866973765 推薦指數:★★★ |
從六歲孩子講述出超乎六歲年齡的故事,很特殊的創作手法,從娃娃的視角看世界,很容易讓人神入書中,但又因為是從孩子出發,事情的全貌不到最後不會明朗。
全書分為四個章節,分別為索爾、父親杭達、祖母莎狄、曾祖母艾禾四人各自的童語描述;而追溯至曾祖母艾禾的秘密源頭,則在最終才揭開面紗。從索爾開始,看不到隱晦的秘密,就一個寵溺過度的孩子,他的世界繞著他打轉,他可以恣意妄為,不把任何人放在眼底,大家都得順著他的意。童稚的強硬語調與嗜血的傾向顯得特異,便隨著娃娃的自我世界捲入看似和平的家庭黑幕。
所有的問題隨著四代家族從美國出發直奔德國,找尋艾禾重病的姊姊開始沸騰。
單單看第一個章節,根本想像不到原來曾祖母艾禾是在德國實行兒童日耳曼化當中的孩子,其實書中前三部份並沒有大力抨擊德國當年的計劃,甚至連提都沒提,只有從杭達的角度看自己對德國狂熱的母親,然而莎狄對於德國文化的狂熱卻非常可能來自於自小分離的母親。
艾禾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家在何方,她有記憶以來就以為自己是得國人,家人待她都很好,她也覺得自己跟一般孩子相同,爺爺甚至還教她唱歌而不教姊姊,雖然是戰時物資拮据,可她仍幸福滿滿。直到,一個知道自己是被偷來的男孩進了她的家門,她才知道自己所謂的家人是犯下偷竊自己的罪人。
小女孩抹滅了一切家人的愛,站在陌生男孩的後方,男孩對於自己的家園印象使他痛恨這一切,宿命的絲線纏繞兩個幼小的靈魂,從此,艾禾不再唱文字。戰爭結束,擄來的孩子都要回家去,艾禾與男孩原來不是同樣的國籍,再度地分離。
艾禾到了格格不入的家。
我一直堅信,情感跟血緣無關,而是日常相處的累積。怎麼能?就這樣抹煞德國家人的關愛?德國媽媽真的將艾禾當作自己的女兒,大環境的錯誤需要讓小人物來背負罪過嗎?人生中,我尋求的不是絕對正確的解答,兒是最佳解,就是這個答案不一定全對,但一定得全贏,將會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
讀到末了,很心疼每個孩子的掙扎,可秘密包裹超過秘密所能負擔的隱晦,當文字恍然大悟後,有種惆悵,一種只有這樣的惆悵。累積太過的期待,只給了一個簡單的解釋;一個壓迫四代的源頭,就這樣?
或許是我太貪心了,斷線的書寫手法很創新,翻譯,嗯,會讓人感覺到部分的不順,但就描寫與鋪陳而言很好讀,閱讀過程絕對會沉迷其中。不錯看的一本小說。
註:
兒童日耳曼化計劃,是指德國在1940~1945年時為了彌補戰爭中犧牲的日耳曼人口,便大量偷盜佔領區當中的非德裔兒童,偷來的孩子們先經過篩選符合亞利安人特色並檢查身體健康,再接受亞利安教育成為亞利安人,較幼小符合健康與種族規定的嬰兒則由德國家庭扶養。戰時有廿萬名以上的孩子偷走,而戰後國際救援機構幫助四萬名孩子找到出生家庭。
所有的戰爭名字都相同--種族,其實我們都一樣,都叫做人類,都生活在同一顆星球上,有必要相互殘殺侵略嗎?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