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 法蘭西組曲 --活著,就有希望


法蘭西組曲

作者:依蕾娜.內米洛夫斯基 Irene Nemirovsky

譯者:蔡孟貞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ISBN:9789570834147

推薦指數:★★★★★

這本書刻畫著德法戰爭時期的景象,一幅幅不同的小民生活,從逃難開始,切入不同社會階級的畫面,赤貧小民、中產階級、掌權大戶等,沒有人能逃離戰火的延燒與摧殘。

作者的女性筆鋒溫柔描繪著鄉間情境,揉雜著不分貴賤的難民以及少年的愛國熱情,清楚勾勒出美麗的景致與慌亂人心的對比。

相較於許多描繪戰爭故事的小說,法蘭西組曲裡頭找不到一絲決策者的影子,沒有人該為這殘酷的戰爭負責,每一個人,不論是法國人、德國人,都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

看似紛亂的故事線卻是作者蓄意體現逃難與戰敗後的生活,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來代表各個族群如何面對失序的生活,而每個族群的代表人物背後彼此都有所關聯,像是不同時間出現的浮雲般,各自呈現本身的故事,卻出現在同一個國度的天空。

作者很擅長操縱人心,描繪禮貌與教養的羈絆遇上急迫求生的困境時,許多人們收起慈善的心腸,僅僅為了存活而嚴厲起來,每一個人揹負的責任不同,媽媽們要想辦法餵飽孩子,除了想辦法搜括物資、囤積食物之外,在處處受限的時代,她們還能怎麼辦?

等待歸鄉伊人的年輕妻子們,面對生死未卜的征夫,她們需要怎樣的希望才能好好生活?懷抱仇恨?痛恨著敵方的軍人?許多留在家鄉的等待者,選擇抱持著無比的仇恨敵視入侵的德軍。

然而奉命進駐的德國士兵也不比法國長征者事故到哪裡去,他們一樣離鄉背景跟父母、妻子道別,雖然名為戰勝國,卻奉命禮貌地對待當地的法國百姓,讓強硬的法律命令引起的民怨軟化在身邊寄住的軍官上面,非常奇妙的關係衍生在戰爭兩端的邊緣上頭。

面對城市逃出來的難民,初接觸時當然是盡量給予幫助,但時間一久、人數一多,看不見日常穩定的生活跡象不僅僅讓難民們害怕,更讓原本住民的同情蕩然無存,逃難時連個床位都是奢求,上流社會的難民原以為自己跟小老百姓不同,怎麼會有錢買不到的吃食?保護自己的警察軍隊怎麼能容忍這等事情發生?戰爭戰爭,打不完的戰爭應該在幾百哩遠的前方。

透過作者的敘述,美景依舊,大自然依然安靜,連夜上的小貓狩獵都顯得唯美,然而,白晝的轟炸與人嘈,特顯出人類社會獨有的殺戮與混亂。法蘭西組曲裡頭沒有對集中營的撻伐、對死亡的恐懼、對決策者的憤怒,僅僅將當時戰爭中的樣貌揭露出來,對於時局的無奈與憤怒都藉由人物的情緒作了小小的宣洩。

不論是愛國情操高昂的少年還是親德求生的貴族,都說明了活著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讓我很心痛的部分章節是藝術蒐藏家自許身分不同,面對藝術品的評價比周身僕人高出許多,那些將下人批評到一文不值的態度讓我悲傷;接著,少年雨柏對人性的貶低也讓我訝異。這些都是腦中規劃的大餅,一塊只能遠看觀望的美好大餅,卻無人得以享用的廢物,竟然能比真正活生生的人還重要?

當然,我相信,在那個年代,人命確實是不值錢的,尤其是沒有身家背景、後台撐腰的草民們,生死沒人在乎。時常發生的悲劇不值得同情,只要不發生在自己身邊便是。

法蘭西組曲完全揭開人性面紗上的表象,藉由作者身處的戰爭景象,將人性赤裸裸地呈現出來,但沒有灑狗血地溫情攻勢、也沒有大聲疾呼的正義,就只是描繪出來而已,當然鋪陳與堆疊的手法看來沒有關聯,卻是故意設計的,看似錯落四散的段落銜接讓翻著書頁的我無力抵抗,完全跟著作者的腳步前進,沒有論斷、沒有批判,只是細細體驗著作者拋給我的一切,讓我無法內化這細瑣的生活樣貌,僅能緩慢跟上作者的鋪陳。

沒有真切遭遇過戰爭的我,藉由這書紮紮實實體驗了戰爭的生活樣貌,以及求生的本能。真的,所有的一切,只有活著,才有希望。唯有活著,我們才有可能撫平已經造成的傷痛。

張貼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