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許多孩子都讓父母捧在手心呵護,而黑色大陸上的動盪,讓孩子們的童年也充滿著不安。這本書蒐集了五個關於非洲孩童的故事,文字當中沒有哭天搶地的挑逗,只是藉由創作讓黑色大陸上的孩童處境訴說了出來,讀著讀著,我很難相信這些是憑空想像出來的故事,或許有所本,或許無,可清麗的字句描繪的故事竟是這樣的深沉。
作者不像在說故事,反而像在街角告訴著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將大量的描繪詞彙運用在寫景,襯托出人物的單純,赤裸裸的複雜情緒,看起來寫實得緊。
從第一篇故事開始,我便直接墜入非洲難民的生命當中,熟稔的觀念與相同的時代背景,很簡單地闡述著飢貧的家境,不怨天、不尤人,僅僅抒發著小男孩的思緒與感受,一次一點點線索,呈現出挫折的父親、嘮叨的母親、眾多的手足、膽顫的生活,連時局都不需要交代,我便自動從腦中的印象中抽取最適合的片段。
而這些,離非洲孩童的生活實況,還有一段距離,輔以對話,不禁淚下。小姊姊做了男人的女神,撐起敗破的家,小女孩其實想上學,但也只能將希望放在弟弟身上,故事便由小男孩的視角,帶著無畏的天真與屈服現實
磨練成早熟的絕望。
12歲的年紀,連發育都未完全便獻上了靈肉。這是現況,許多孩子流浪他方也是。我不懂大人們的戰爭當中付出最大代價的總是孩子?作者不斷利用孩子們的認知觀念與生活狀況展現黑色大陸的問題,分裂了黑人與白人之後,繼續分裂宗教,分裂了宗教以後,繼續分裂種族,就這樣,很可怕的衝突與鬥爭,只是源於:自身與他人的不同。
故事繼續著,無言的悲傷累積著;我看到每一個孩子都只有一個願望--好好地活著,非洲孩童跟我們的孩子一樣,渴望關心、渴望愛,但現實生活卻沒有足夠的物質必需品,孩子的本質都一樣,只是他們的處境被迫放棄天真與稚嫩,提早學會保護自己,淌血的傷口必須自己舔舐,失去的哀慟必須掩飾,比我們都更努力地呼吸著每一口空氣。而作者不斷利用許多情境,來讓讀者明白,被迫成長的悲哀;每一篇故事、每一個段落都沒有血淚控訴,反而更由心底蔓延出感同身受的悲憤或恐懼。
讀完小說,不忍心之餘更讓我感激自己的生活,不需要提心吊膽、不用挨餓受凍;看穿了不安於現狀的假象,這一刻的我,永遠沒有問題。樸實文字的力量最大,書後,我仍需要一點時間平息被書頁牽動的情緒。
2 留言
http://blog.yam.com/book2010/article/26834294
歡迎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