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讀] 恨意清單 -- 付出不同的代價

◎博客來網路書店書籍資料,點此訂購幫忙補貼買書錢喔。

恨意清單

作者:珍妮佛.布朗 Jennifer Brown

譯者:李馥名

出版社:尖端

ISBN:9789571043432

樂讀指數:★★★★★
故事從女孩開始,她的生活不差但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不合的父母、處在人際邊緣的女孩,她人生最幸福快樂的時刻是在尼克身邊打轉,尼克跟她交往的時候會逗她笑、幫她一起罵欺負她的人,學校裡的風雲人物總戲謔著邊緣的兩個人,有些霸凌還可以忍受、有些則讓她打從心底詛咒施虐者去死。於是,她與尼克開始了兩個人的遊戲--恨意清單,把欺負她們的名字一一記下,這些傷,她與尼克都記在心底,尼克說偶而妳也要贏一下,因此玩遊戲時他讓著她,兩個人的甜蜜足以讓她忘記惱人的學校與家庭生活,尼克愛她、她愛尼克就夠了。

她好怕失去尼克,但尼克愈來愈不常上課,反而跟兄弟混在一起,她不知道是怎樣的兄弟,只好把握每一個可以聯絡到尼克的電話與會面,細數著愛情散落的甜蜜幸福與又被欺負的壞人。其實,女孩只是反映出最表淺的人性--抱怨,當尼克不願意跟她分享與兄弟之間的事情時,她們兩人支間的裂縫焉然出現,但尼克是她的天使,她無法放手,尼克也沒想過離開她,只是跟著兄弟混而已。她只能抓緊每一個聯繫,無法深入聊天的時候就只好抱怨生活,碰巧她會遭到其他人的戲謔與捉弄。隔著手機,她聽到紙張翻頁的聲音、筆間劃過紙面的聲音、他安慰的聲音,她知道他把這些人加在她們的清單上頭了;她們的email 之間深入的話題他避而不提,於是也只剩下對清單上名字的詛咒。

關鍵的那一天,她在尼克身邊卻看不見他,陌生的表情,甜蜜的擁抱,還有為她出頭的欣喜,但,尼克不是用理論或幹架的方式討回公道,他開槍。尼克一個人、一個人確認之後,開槍!他依據的是她們的恨意清單,那些看不起她們倆的風雲人物,一個個倒了下去。她不懂,怎麼會這樣?她聽見的尖叫,是從自己身體裡發出來的。回神後,她必須找到尼克,阻止他。

事情,這樣發生了,她好希望只是夢一場,長長一覺睡醒後,尼克陪在身旁告訴她只是夢而已,但無論她怎麼睡,母親只是在身旁哭、警察不斷訊問、父親頹喪,她仍然在情緒衝擊裡頭。她想那些人死掉,是不是因為自己這樣想而暗示尼克去行兇?那該死的清單,她以為只是一場遊戲,從沒想過要真的殺了上面的人,顯然她與尼克的認知不同,她好愛好愛尼克、她好想好想尼克,可她不能說、也不能表示出來,尼克是殺人兇手。留下來的是持續分擾的家庭成員,還有說不清的抱歉。她是倖存者,但她不知道自己是受害者的那一方還是歸類在兇手那邊?

這是一本以校園槍擊為主軸的故事,由兇手的女朋友主述,說明她如何重建生活、得到愛與原諒的故事;作者很深刻地捕捉到少男少女在青春期的叛逆與憤世嫉俗,將複雜的成人社會架構在學校裡,完全是我們社會的縮影,而施虐者與被虐者之間微妙的關係也藉由輕淺的文字堆疊出來,沒有人無辜也沒有人應該付出生命做為代價,讓整部小說擺盪在道德觀的兩極上,偏偏,發生的事情便是兩個極端的結合,就由女孩的思緒直到看過大版本才會有霸凌的感覺出現,人性本善的掙扎與被逼迫的反擊兩股拉扯的力量造成的她過不去的傷痕,愛與恨交纏的死結,不是一個女孩想解就能解開的。

小說中除了這一個層面外,還有家人之間的相處問題,早有離心的父親不忍留下母親一個人面對她的闖下的大禍,一個家每個人心思的不同,親子關係與手足關係中的信任被打破了,父母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變成幫兇,弟弟在家中不斷邊緣化、受不到足夠的重視,母親想要牢牢盯緊她、別讓她再傷害別人或自己,父親疲累撐著家,強忍沒有溫度的愛情;可她,竟然不慶幸自己活著,她還走不出來,面對預期當中的仇敵眼光,她告訴自己咬咬牙就過去了,但當這些批判來自自己的好友、家人時,她無法在信任任何人,她只能在心中默默思念自戕的尼克,手中撫摸著兩人的合照,希冀自己能有勇氣撐過去。

真究起事情的原因,不能說被害人沒有錯,但是動手的還是尼克,他殺了人就是不應該,在許多的凶案中我們只看誰是兇手?誰是被害人?可尼克與女孩也是被害人,正是因為平日的欺侮累積,沒有包容與寬貸的人際結構逼得尼克出手,當然他或許是因為壞朋友的慫恿,但起因都是惡意的心;學校裡風雲人物的不安好心,戲弄、捉弄著女孩與尼克,純粹是為了自我的優越感、無聊、好玩,便將純粹的惡意種子灑播到兩人心中,人是環境的孩子,雖然很多決定的選擇權在人身上,可是當環境中沒有溫暖善意的時候,往往我們都看不見另外的選項;事情,就這樣發生了。

女孩與尼克是個人主義社會的被害者,一個強調個人優越的社會每一個人都在比較,競爭心態從比較不健康的角度切入時,需要被滿足的優越感就會驅使我們人類去欺負、捉弄沒有抵抗能力的人,僅僅是因為我可以、我掌控、我能夠!而這樣的人格不論中、西方社會都很常見,不僅僅是學校裡頭,我們的社會裡也很常見這樣的狀況,富者、當權者的優越感以及自我肯定都建立在比較之上,這所謂的「比較」讓社會上演著一齣齣的悲劇,可是身在社會當中的我們是否能察覺到自己的無意識行為正帶給他人苦難?

集體無意識散發出來的惡,正如毒藥般擴散在每一個人的心底,如果我們無法察覺,小我反射出來的行為舉止都持續散播著「人我隔閡」的疏離與惡意,因此,我無法指著尼可跟女孩喊兇手,她們承受了太多惡意包袱,這些壓力逼著她們列成了長長的恨意清單,於是散發出去的恨與惡都回到了散佈者身上,但我也無法說死去的、受傷的、走不出來的受害者活該,因為是這樣的文化、環境造就他們如此,而非本性。這是一場慘痛的校園悲劇,卻成就了一本人性小說,運用細膩筆觸將微妙的個人成長和人性中最珍貴的寬恕利用事件發生來闡述,讓小說產生了許多面向與社會問題深究。

然而,所有問題的解藥只有「愛」,因為愛,我們學會饒過自己;因為愛,我們選擇彼此原諒;因為愛,我們同理心待人;因為愛,是我們唯一能夠通往幸福的道路。而有太多假愛之名的謊言,但我們的心能辨識出真正的愛,而非自私、依賴、不敢面對、自以為是、自我擴張,盲目的我們總忽略了心的聲音,天地之心的源頭是我們的心,生活的瑣碎疲乏了我們的神經,但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讓生活變得簡單,排除雜音,傾聽我們的心吧!

恨意清單藉由一樁校園悲劇,團結起散落的異己之心,讓人看見人性裡面共體時艱的堅強、善意與韌性,真的沒有過不去的事件與悲劇,只有我們願不願意放手,修補過往的創痛,並且停止分裂的冷漠與惡意行為,不再製造將來會後悔的事件。其實,只要在任何事情發生時,別讓第一個反應不經思索地溜出來,多想一下、異位思考就不會播下惡意的種子,我們就能藉由自己散發出善意的種子,改變身處的社會環境。

張貼留言

0 留言